日前,安徽路港公司承建的水陽江特大橋首根巖溶區橋梁樁基成功完成鉆孔澆筑,標志著水陽江特大橋建設又一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取得了新的突破,正式拉開巖溶區全線橋梁樁基施工的序幕。
水陽江特大橋主墩位于水陽江畔,地下溶洞密布,部分樁基設計直徑僅2m左右,樁長比僅3%左右,施工孔斜率小于1%才能保障樁基結構穩定,確?!疤簟逼鹑f噸大橋。巖溶區的地基承載力及穩定性極大地受制于巖溶發育情況,在工程構筑物的地基受力影響范圍內,上部附加荷載極易使溶洞產生坍塌破壞,引起地層急劇變形。樁孔漏漿、地面塌陷等各類突發性、不可預料性且極難處理的地質難題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對樁基及其他工程構筑物的安全施工和穩定運營至關重要。
安徽路港公司聯合合肥工業大學成立了科研攻關團隊,攻關團隊通過物理試驗、數值分析、現場驗證等多方面的深入探究溶洞型樁基的承載機理及風險控制關鍵?;谠囼?/span>-理論-實踐交叉驗證,實現多參數耦合條件下量化鋼套筒護壁施工過程優化,提出“快速均勻鉆進,成樁護壁協同”新工藝,并建立復雜巖溶地質區樁基施工現場風險管控系統。巖溶區樁基施工完善的安全風險與管控決策的理論體系及明確的管控措施確保了在最低承載要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塌孔縮孔災害,首根巖溶區樁基施工的平穩推進順利完成,吹響了巖溶區全線樁基施工的“號角”。
宣城市水陽江特大橋工程首根樁基順利澆筑的同時,科研團隊通過對皖南巖溶區橋梁樁基承載機理的探究及施工關鍵技術的創新,在安徽省內首次研發了復雜地質條件下多層溶洞鉆孔灌注樁成套技術,為工程后續樁基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皖南巖溶區建設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現代化高質量國家公路網提供重要的應用技術基礎理論和工程實踐參考。下一步,科研攻關團隊成員將繼續團結協作,攻堅克難,鼓足干勁,始終秉持匠心精神,為打造精品工程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