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科技數字中心聯合一分公司壽潁03標項目部、路港通檢測公司共同編發了《壽潁高速公路路基LJ-03標混凝土配合比優化總結》。梳理回顧壽潁03標混凝土配合比優化工作全過程,緊緊圍繞“項目基礎管理深化年”成本管理主線,取得了顯著成效。
項目伊始,壽潁03標通過設立混凝土配合比優化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了在滿足設計規范和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控制項目成本相統一的任務目標,并劃分了工作任務、職責分工,公司科技數字中心統籌協調各項工作,項目部統計整理混凝土設計配合比,路港通工地試驗室綜合分析、優化施工配合比。
為進一步提升試驗人員的試驗理論水平和檢測技術,領導小組組織編制《混凝土配合比優化方案》并開展專題培訓。培訓會后,對各供應商開展料源開展實地抽樣檢測,分檔分類制定詳細試驗計劃,分工協作,篩選可有效利用的原材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優化設計前的物料選取準備。
項目橫跨整個蓄洪區,其中4048m長的汲河特大橋水下環境施工對混凝土性能要求更高。面對大體積水下混凝土澆筑結構耐久性要求高等挑戰,小組成員主動擔當,反復比對標準試件和現場取樣試件,通過調整粗集料級配、改良細集料細度模數等措施,不斷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結構耐久性。
針對預制梁板表面呈現水波紋、輕微麻面等質量通病,小組成員在系統調研分析、精準量化計算、反復設計調試后,采取了添加礦粉、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的方法,有效解決了通病問題,保證了混凝土表面顏色均勻一致、平整、光滑。
經過一盤盤的調試,一次次的試驗,小組成員克服各項技術難關,歷經60多天的奮戰,先后完成了C30水下混凝土、C50普通混凝土等10多種混凝土配合比優化,降低了水膠比和外加劑用量,提高了混凝土的后期強度,混凝土施工用量共27萬方。
壽潁03標混凝土配合比優化,在滿足設計規范和工程施工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控制項目成本相統一,取得了混凝土工作性能提高和施工成本降低雙豐收,這也是項目基礎深化年的具體實踐和典型經驗做法。(文/楊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