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屆工程建設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武漢召開,會上頒布了第四屆工程建造微創新技術大賽、第二屆工程建設企業數字化、工業化、綠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賽、第四屆工程建設行業高推廣價值專利大賽和首屆青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成果。建工路港共斬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
第四屆工程建設行業科技創新成果展覽同步進行,公司研發產品“造閘機”受邀參加展覽。
路達天下。建工路港“新型裝配式T梁研發及工業化智能建造關鍵技術”項目在微創新技術大賽、青年科技創新成果展覽館展示?!按蟮乐梁啠裨炱囈粯咏蛄骸?項目以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安徽省住建廳科學計劃項目為依托,以“全面工業化建造”為方向,開展“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智能化管控、信息化管理”研究,建立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實現了無序臨時生產到有序規模產業的新場景;創新了生產裝備單機智控、多機聯動技術,保障了產品多維度感知生產控制的高品質;通過信息化管理,構建了全過程監測、全斷面檢測、全流程追溯的管理系統平臺。項目已出版專著1部、地方標準1部,授權國家專利10項、省部級工法7項,技術整體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質量穩定、生產效率高,環境改善,滿足“安全、高效、優質、智能”管控目標和未來建筑行業工業化智能建造發展需求,在徐淮阜高速宿州段、徐淮阜高速淮北段等工程項目得到推廣應用,形成了規模性產業,助力企業轉型發展。
港通四海。建工路港“新一代造閘機”創新成果代表安徽建工集團在會場展覽館展覽。項目以安徽省國資委、科技廳“尖30”項目為依托,解決了閘室墻鋼筋高空綁扎、受限空間混凝土振搗等船閘建設中工人勞動強度大、施工效率低、安全風險高的難題。實現船閘工程建造由現場到工廠的轉變,由經驗到科學的轉變,由無序到有序的轉變,系統整體地提升了船閘工程智能化、工廠化、數字化水平,促進了水運交通行業建設高質量發展。目前船閘閘室智能移動模機已獲批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證,授權國家專利20項、省部級工法10項,出版地方標準2項,專著1部,榮獲住建部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交通部水運標準示范創建十大標準化措施之一。
市政并進。建工路港斜拉橋建造技術榮獲高推廣價值專利、工程建造微創新大賽成果,項目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研究開發項目為依托,展開了系統性獨塔斜拉橋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創新了一種高墩、塔柱可調節智能澆筑布料器,智能裝置采用八面開口可調節設計,可分次向四周均勻布料,有效解決地泵隨塔柱安裝泵管固定澆筑不均勻問題;創新了索塔塔冠鋼結構分段制造、分節安裝的優化設計及施工方法,解決主塔塔冠尺寸大、重量重,整體吊裝運輸困難問題,切實保證了大噸位塔冠制造、運輸安全和固定安裝精度。同時,利用revit+dynamo編程和BIM技術相結合,探究鋼錨梁安裝精準定位技術,可視化精準定位異型構件位置信息,保證了鋼錨梁安裝精準度。
建工路港將把此次機遇視作寶貴契機,緊緊圍繞項目一線的技術難點、行業痛點,著力增強創新驅動力,提升項目科技成果轉化成效,助推建工路港實現高質量發展。(文/張丹)